根据美国《战区》网站的报道,今年9月,日本防卫省下属的装备技术本部通过社交媒体宣布:海上自卫队的试验舰“飞鸟”号在今年6月至7月初,完成了舰载电磁轨道炮对实际目标舰的实弹射击试验。装备技术本部称这是全球首次实现舰载电磁炮对真实舰船目标的精准打击,标志着日本在该技术上的研发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并使其成为少数仍在推进舰载电磁炮研发的国家之一(美国在多年试验后已中止类似项目)。 已公开的试验细节显示捷希源,“飞鸟”号是一艘排水量约6200吨的试验舰。今年4月起,外界注意到该舰尾部飞行甲板上出现了带电磁炮的炮塔,随后公开影像和官方图片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装备配置。甲板上还能看到几台白色集装箱式设备,这些很可能是为电磁炮提供高功率电源和支持系统的核心单元。此外,试验现场还出现带雷达阵列和光电/红外摄像系统的独立探测塔,用于目标发现、跟踪与射控引导,确保打击精度。
展开剩余55%至于技术与战略影响层面,日本方面曾表示,电磁炮研发旨在构建多层次防御,提升对高超音速等新型威胁的应对能力。外界有观点认为,日本希望通过此类先进武器提升威慑与防御能力。与此同时,历史上美国曾在2005–2022年间大力推进海军电磁炮计划,但由于动力、冷却与炮管寿命等难题,项目最终在2020年前后中止;美国陆军则将相关弹药技术(如高速度弹丸HVP)用于地面火炮和短程防空研究。中国方面也被报道在相关领域展开试验探索,有媒体披露了中国在西北某基地进行过电磁炮相关试验的报道,但这些信息多数来源于公开媒体,具体细节与官方证实程度各有不同。 总的来看,日本这次公布的实弹试验展示了工程上的进步和研发上的决心捷希源,但从试验样机走向真正能上舰、能连续作战并在复杂战场环境下可靠运行的武器,仍需在小型化电源、炮管耐久、制导弹药、热管理与舰船能量架构等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如今的成果更多是技术验证的阶段性里程碑,而非已经成熟可用的战术系统。
发布于:天津市优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